高中作文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3-01-16 19:18:55
2020高中作文的教学反思6篇

2020高中作文的教学反思6篇

写作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既需要牢牢打好基础,又需要宏观的构建能力,更需要微观的精雕细琢工夫。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高中作文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

  2020高中作文的教学反思篇1

今天上午我给学生上来开学后第一次作文课,一说作文学生总有畏难情绪,有学生一节课写不了几个字,上完这节作文课后我对我的作文教学进行了反思。

1、今后我将尝试作文课写作样式的调整。今天这节作文课我提前一天命题,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出了两个题目让课代表选,选好后给我反馈,并把作文题写在黑板上,让同学构思选材。今天上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间由原先的两节课减为一节课,并尝试模拟考试情景,增加写作紧迫感,加快写作速度,增强学生精神集中程度,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够字数,再慢慢训练其文采,下课铃一响就收卷,不交者登记姓名,课后不再收作文,也就是说不在规定时间内写完的不收其作文。节省下的一节课作为点评作文之用。我会尽量缩短评作文的周期,增加面批的几率,遇到佳作要进行表扬,或在教室张贴,或在班内宣读,或往学校投稿,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积极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其明白自己不是写作文而是写作品。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老师,而是要努力写出让人称赞和欣赏的佳作。写之前就要有写这篇是用来发表的意识。观念一变品味就变,对自己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往往会精心构思,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3、要培养学生的修改意识,好文章是需要修改的,并且是自己修改。自己要有一个反复揣摩的过程,那真是“吟定一个字,捻断数颈须”。可以尝试有作文修改课,上一节学生写好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觉得不好的地方就进行修改,一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可把修改好的再写一遍,让学生对比前后两篇文章,这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因为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其实这一个修改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

4、要尝试上阅读课,因为读和写是不可分割的,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有道理的。不读书、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要想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是不可能的。要不断探索阅读课的形式,我在上海嘉定二中参观时,发现他们的阅读课是很有特色的,他们的阅读课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衔接,让学生读书时,必须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自己心灵思维的火花,如果灵感来了可当场进行自由创作,阅读课的时间一般是两节课联排,上完课本子要马上交给老师。这期间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020高中作文的教学反思篇2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半壁河山”。顺应教学改革的步伐,高中作文教学对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此,有必要对之进行一番考察,从而匡正除谬,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上正轨,并取得最大效果。

一、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1.作文观念:抒写情感,见证生命。许多人认为,作文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生命体验。生活感悟的一种外化”,有“‘生命倾诉’的特点,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一种需要”。中学生作文应“以对生存意义的揭示去唤醒人类的灵魂,去洞见遮蔽的生活底蕴”。因此,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性情,吐露自己真实的心声,或者如一篇谈“新概念作文”的文章题目所言“写那想的,想那新的”。

2.教学目的: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平时的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每次都写出一篇优秀作文,可以对全班朗读,也可以拿出去发表。每一次作文,教师又都希望学生能够创新,能够写出一般人不能写或没有写出的内容。

3.作文备课:既无计划也无教案。多数教师只在写教学计划时点明安排几次作文,而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又不写作文教案。不仅没有教案,而且每一次作文在整个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都不甚清楚,也不予考虑。

4.进行方式:就是“写”。作文课几乎都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去写。不放心的教师会对作文题作一些简单的解释或提示,说明一些要求。作文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安排在课外的多因课文教学时间紧而不得已而为之。

5.作文题目:话题作文一统天下。随着高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作文教学无论平时还是考试便一股脑地采用活题作文题目,仿佛不如此就不能赶上时髦跟上高考。话题作文从高中延伸到了初中,甚至连小学也在实行话题作文教学了。

6.作文批改:选优说劣。优秀作文一般会在全班朗读,教师简单总结其优点所在。对于较差的作文,多是总体评价其不足,具体到一篇较差的作文,则是多鼓励少批评。本来每次作文都有各自的训练目的和要求,但如果学生未按目的要求作文,而是别出心裁地写了一篇可读的文章,教师也会认为这是本次作文中的优秀篇章。这就等于写什么都可以,写歪了,还会被认为是创新呢。

7.教学效果:效果堪忧,能力不高。有教师指出:“中学生对作文所持的消极态度和低下的写作能力,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学作文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张志公先生也曾说:“现在,学生最习惯于写抒情散文,别的不会。”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往往是这一次作文写得好,得到老师表扬,但多数时候则写不好。平时作文常受表扬的学生高考作文未必能拿一个好分数。事实上学生对于自己的作文水平达到何种程度也说不清楚。

对上述七个方面作一下总结,不难发现这样两个问题:

(1)高中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在引导“创作”,引导文学写作。随着新世纪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文学教育比重的加强,作文的文学化倾向更为显著。

(2)整个中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及形式极其简单:它的备课就是出出题目,上课就是让学生写作,批改就是选优评劣。

二、作文教学的文学化问题

高中作文教学的文学化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它与社会对写作的认识和评价方式有关。在一般社会人士看来,作家诗人才是写作的高手,只有写诗写散文写小说才是写作,作家诗人那样的“创作”能力才是写作能力。而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写专业论文那是专业人士理所当然的事,那只是证明你的专业水平高,并非是写作能力高。

2.它与教师把作文的内容定位于抒写心灵有关。在许多教师看来,“写作,原本是写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渲泄,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名家要求作文时要“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写作中拥有绝对的选择权力,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以我手写我心”。这样的“自我”中心论,必然使作文教学重体验、感悟、表现等。这样一来,“写那想的,想那新的”的“新概念”类的创新便弥漫了中学作文教学,独特、怪异、体现个性的作文便成了最受青睐的。而这些正是文学创作的特质。中学作文教学就这样不自觉地钻进了文学的圈内。

3.它与教师把作文的目的定位于促进人的发展有关。许多教师认为,作文是为了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思想, ……此处隐藏4892个字……有如下类型:事例类(20××年全国卷Ⅱ丛飞),现象类(20××年全国卷Ⅱ有关国民读书率的一组调查数据),时事类(20××年上海卷),寓言类(1995年“鸟的评说”),言论类(20××年辽宁卷),文章类(1992年全国卷),图画类(1988年广东卷)。

材料作文作为作文命题类型之一,起源于高考。这种命题方式在语文高考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1977年至1998年,称之为“旧材料”作文阶段。第二阶段始于20××年,称之为“新材料”作文阶段。

1、旧材料作文

旧材料作文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后期十分盛行的一种作文命题方式,比如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1987年的“游泳训练简讯”、1990年“玫瑰园里的花与刺”、1992年“街头雨中一景”、1993年的“梧桐树落皮”、1995年的“鸟的评说”、1996年“两幅漫画比较”、1997年的“乐于助人与悄悄走开”等,都属于材料作文。

旧材料作文的试题一般表述是: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多为记叙文或议论文)。这类作文在行文时必须紧扣“材料”,如果作文没有提到“材料”,那就违背命题要求。80年代初期侧重考给材料写议论文,从1990年起考给材料写记叙文(情境型材料作文)。这类作文要求按照试题所创设的情境来写作,即按照材料中所写的人物、事件、环境、情感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的限制性条件进行写作。这类文题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又可防止猜题押题,避免搬套范文,但是不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写作有过多的束缚。

旧材料作文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作文内容与材料之间要构成联想或类比关系,必须是由此及彼;

二,有的材料具有隐含性,给考生审题和提炼观点增加了难度;

三,立意单一狭窄,比如1997年的试题只能就助人立意;

四,文体要求严格。

如限定写议论文,则要求考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材料是引出论点的源头,如果考生对材料理解有偏差,则自然导致立意失误;如果考生行文中没有扣住材料,则必定导致作文表达越轨。材料作文议论文行文结构一般为:引述材料(概括材料的大致情况,要让人知道有这回事),提出论点——析材料明理——联系现实——点材收篇,简称为述、引、议、联、结。容易产生千篇一律的格式化的文章。这样不利于考生发挥各自的文体优势,常常捆住了学生的手脚。

2、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始于20××年的湖北卷、上海卷及福建卷。为了区别于以往的材料作文,语文界不同的人冠以它不同的名称,如新材料作文、后话题作文、准话题作文、话料作文、材料三自作文、题意作文、供料自提炼题目作文、无标题的材料话题作文、范围作文等。从列举的称谓可以看出,这种作文兼用有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部分特征。为便于叙述,笔者称之为新材料作文。

  2020高中作文的教学反思篇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高中作文教学也在不断的改革,逐渐的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思维品质是语文各种能力的核心所在,面对现在作文教学少的情况,高中作文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发散思维训练上。而要想摆脱目前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笔者从几个不同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与其他语文教学工作者进行交流与探讨。

一、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聚合性与发散性思维

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交流也日渐频繁,高中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社会的信息化与开放化直接决定了学生思维的多元化与立体化,思维能力训练目前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积极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从思维的形式上来看,发散性与聚合性思维是思维的扩展与组合,同时也是演绎与归纳二者之间的统一。其中,发散性的思维具有多维性与独特性等特点,作为语文多种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始终贯穿于各种能力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聚合与发散性的思维。在这种情况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对高中语文的大环境进行充分的利用,一方面对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进行巩固,另一方面应该重视语文教学中聚合与发散性思维的训练[1]。教师必须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以及聚合性思维,从而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追求作文教学的新发展

笔者从自己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了解到,为了对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提高,语文教师已经做了种种努力,但是现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很多学生始终会感到厌倦和畏惧,教师在这种教学氛围中也会感到失望与乏味,因此出现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情况[2]。因此,作文教学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精力并没有完全用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上,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培养,多数教师的教学都属于微效劳动,甚至是一种无效劳动。同时这也正是目前高中作文教学难以得到较大发展的原因之一。

都说“文章时思维信息的载体”,在很多命题、半命题的材料作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创作思路枯竭,即使写出了文章往往也是非常空洞的,所依据的论据多数也是相同的,这一点与传统作文教学中所使用的思想模式有直接关系。高中作文教学普遍呈现程式化特点,抓住中心论点,围绕论证结构进行论证,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造成了作文的乏味与枯燥,甚至有时全班学生都是围绕一种文章模式展开写作。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不能对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进行发展,同时也会对思维品质的塑造产生影响。

三、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高中作文教学存在一定的规律与特点,通过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学生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奠基工作,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选材与布局等方面的能力,进入高中以后,在这些基本能力的巩固与加强的同时,也应该对发散性与聚合性思维能力方面进行相应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然会在记叙文、议论文的水平上产生一个巨大的飞跃[3]。例如在议论文训练过程中,笔者曾经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杂志上刊登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材料的主要内容为:挪威人多捕杀沙丁鱼,如果抵港的时候鱼是活的,那么价格就会高出很多,因此很多渔民试了各种方法让沙丁鱼活着抵港,但是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只有一艘船总是能够带着活鱼抵港,这是因为这艘船上的渔民在鱼槽中放入一条鲶鱼,这样沙丁鱼就会面对一种陌生的环境,鲶鱼就会四处乱游,从而产生摩擦,沙丁鱼发现这条鲶鱼的存在之后就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沙丁鱼就这样坚持到了渔港。

这则材料在课堂上一出,学生们经过片刻的思考之后便展开了讨论。材料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鲶鱼效应”,是一种超自然界的生物现象,通过教师的点拨之后,学生的思路马上开始扩展。一些学生认为是运动延长了生命,同时生命力也得到了增强,比如家兔虽然没有饮食上的烦恼,但是它们的寿命一般不会超过十几年,而野兔经常遭到猎人的捕杀,需要与其它动物之间进行相互追逐,其寿命却可以达到三十年。

《2020高中作文的教学反思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