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作文

时间:2023-04-23 15:11:39
描写春天的作文(7篇)

描写春天的作文(7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春天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春天的作文1

今天年初,回到了那魂飞梦绕的老地方。那是母亲的家乡,我儿时还未入学的时候去过一回,具体什么年岁已不记得,只是那时对事情的记忆已经很深了。时至今日,至少有十一年的光景。

汽车徜徉在阳光明媚的天空下,疾驰的汽车把路两旁的树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透过车窗看不断向后倒退的树影,如此让人恍惚,犹如在一瞬间体验了光阴似箭,日月流逝之感。农村的变化还真大,各乡各村都在搞建设,特别是通途大路,虽没有国道那样宽广明亮,却有它那一番小家碧玉的闲适,道路蜿蜒一直冲刷到那一片片平坦的田野中去了,远远看去,说是横亘在田野中的腰带那不正恰当吗。

自从外公不在以后,我没有再去过了。我还记得噩耗传来那个日子,母亲要去奔丧,家中就我和父亲在家。我不知道那个时候我怎么就那么有感觉,我跟外公接触的时间也不长,大概就有两三天,还是去探亲时被母亲留在那的。但我依然记得他那瘦小的身躯,佝偻的脊背,还有牵着我的那温暖大手。那几天老是想起外公的模样,夜里躲在被窝里哭,很伤心很伤心,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给人温暖的老人带走。

时隔十年,故地重游,小巷仍是记忆中的模样。时间的流驶,改变不了多少旧迹。在它的无声无息,只是少了那份热闹,那份温馨,还有那个头发花白,脊背弯曲,很温柔很温柔的老人。还记得那时,早起,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看他有没有起身,他的房子就在小巷深处,生性安静的我,看着他拄着拐杖向我走来,我跑去过去扶起他,那么小的我,看到他,不知为什么,我眼里就噙满了泪水,不知为何,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何就是想哭,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像其他小孩子一样,大人们认为的小孩子都是无忧无虑地,可是我从小就开始多想,感情丰富得不需要言语来表达。我常常被周围的事情弄得很带情绪,泪水总是控制不住,大概就如情到浓时泪先流这般吧。

一切是如此的陌生却又如此的熟悉。

久违了,小巷。土坯房上的瓦片正冒着嫩绿,流年似水,谁知道它们经历了多少个春秋,谁陪伴它们走过一枯一荣。屋檐下那一颗颗凹下去的雨滴般大小的坑洼,是它无声的伙伴。那条条交错的小路,可以穿过各条小巷通往充满欢乐的小卖部,通往那围栏;久违了,竹林。走过你,有天空的星星,地上的萤火虫,还有那一声声虫鸣作伴,我一个人走夜路也不怕。只是,农村的发展太快了,我快认不得你了罢,你已不再年轻,再也长不出那高大健硕的竹枝了,但你的心还是没变,还是那么明亮,那么高洁。久违了,高坡,虽然骑车碾过你的身躯,你却宽容地承托我们走上坦途,只是,我伤心了,我再也找不到你那俏皮的身影了。渺小的你,不如大坝的宽阔,保住了自己的地位。昔日那清澈见底的河水,如今再也不见那小鱼小虾小贝的身影,水流也少了,露在水面的地方倒宽大了许多,这或许不是好事,我现在倒有些担心起它的命运来。

小巷,竹林,高坡,大坝,我记忆中的模样怕是一辈子难以抹去。在他们正青春的时候,我正年少的时候。幸好,在我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我遇见了你们,遇见了,便永远存在了那里。和十年前一样,今天,我离你们仍然是那么近,你们让我感觉到了,时间这个激流不可阻挡,也让我明白了,无声的时间,蹉跎了多少岁月,带走了多少美好,可是,我仍不会忘记了你,你们如同血液一般,已深深流在我的心坎,有时无声无息,有时汹涌澎湃。

时间啊时间,因为你的沉闷,让我错以为我还是小时候那个孩子,仍是喜欢依偎在老人脚边的垂髫,我一直很安静地看着你,却还是被你欺骗,所以,当一大群比我高比我大的表妹表弟叫我的时候,我有点不知所措,什么时候,你可以温柔地提醒一下我吗,我怕就这样过去,二十年,三十年后,我仍是这样……

十多年,我为什么不愿意去面对它,今日终于解开了,我是对它又爱又怕。

感谢缘分,我今天终于还是回到了梦中的小巷,记忆中的小巷,竹林,高坡,大坝,还有那一切的一切,我的美好回忆。

描写春天的作文2

济南的春天,脚步何其匆匆!她既不像江南那样缠绵,也不似塞北那样迟重。她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来时带一片茸茸新绿,去时留下一片姹紫嫣红。她明丽,和煦,热情,总把那无限的温馨和暖意,送进千家万户,溶入每个人的心中……

也许因为春天停留的时间太短,也许是盼春的情结太浓,济南人特别珍爱春天,也特别企盼春的到来,十分留意她的行踪。

济南的早春何处寻?

去叩问“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垂柳吧。柳是春的使者,自古人们就把柳和春天连在一起: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有的干脆就把春天称作“柳条春”。所以著名画家丰子恺说:“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而济南自古就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闻名于世。当大地寒意未尽,春雪尚未全消,万木还锁在嫩梦中的时候,一夜春风吹来,泉边湖畔,路旁园中,在在垂柳一骨碌醒来,原本枯瘦的柳丝立即泛起新绿,冒出密密麻麻鹅黄色的柳芽。转眼间,嫩芽绽出翠叶,柳丝串成珠帘,千树万树枝叶纷披,汇成一片蓊郁的绿云……于是,孩子们折来柳枝,拧成柳哨,吹出悠扬的春声;大人们采来柳叶,做成菜肴,争相“吃春”,品尝春天的味道;诗人们也折柳入诗,用“千条杨柳数声鸥,一片玻璃一片舟”,“湖边山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等佳句,来歌颂美丽的春色……

您也可去感受波光潋滟的大明湖,那里也是春天最早光临的地方。当残冬驱赶着飘零的雪花还在逞着余威的时候,暗暗涌动的春潮就已给湖水卸掉坚冰的铠甲,褪去灰白的沉重。春风掠过湖面,“吹皱一池春水”;春雨洒过湖面,湖水澄碧如兰。湖中鸥鹭嬉戏,舟楫点点;湖边岸柳依依,杂花生树。整个明湖就似一幅巨大的锦缎,展示出春的多彩多姿,春的生意盎然……酷爱山水的济南人自古就有明湖赏春的习俗。他们三五相邀,呼朋唤友,披着第一缕春光来到湖上,或驾扁舟,或乘画舫,欢歌笑语于碧波之上,沐浴陶醉在春光之中,尽览明湖春色,却又不期然成了明湖早春胜景的画中人……“画船开,红尘外,人从天上载得春来”元·张养浩:《大明湖泛舟》;“鹊桥两岸近清明,点逗春光翠叶生。古寺楼台时隐见,画船箫鼓半阴晴……”清·刘伍宽:《明湖柳色》古人的这些咏湖佳句,正是明湖赏春景象的真实写照。

从济南的泉水中,您更能寻到一个别致的早春。诚然,济南的泉水是不分四季的,它“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老舍:《趵突泉的欣赏》可是,你只要细心访察,仍可及早地从这那里发现春天。早春的万物,似乎都钟情于泉水。不管泉水出现在哪里,那嫩绿的柳丝总是牵着它,金黄的迎春总是迎着它,傲雪的红梅总 ……此处隐藏4335个字……新大陆,快速地向蚯蚓围去。一只蚂蚁碰了一下蚯蚓,蚯蚓扭动着身体,好像发现了什么,可那群蚂蚁更来劲了,大概它们很久没吃东西了吧。蚂蚁越来越多,而蚯蚓也被它们折磨得筋疲力尽,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它们居然抬起了蚯蚓,缓慢地向洞口移去,尽管很慢很慢,却没有放弃。更有趣的是,它们还轮流来抬,似乎还有分工:带路的、鼓劲的

蚂蚁其实是一种团结力很高的小昆虫,以前看了是我太不了解它们了,我真想对它们说:“你们真是好样的!” 作文:身边的柳树

柳树在春天新吐鲜绿,在夏天风枝招展,在秋天万叶齐落,在冬天迎风骨立。在春天你没有花儿的芬芳,在夏天你没有杨树的招摇,在秋天你没有果树的荣耀,在冬天你没有松柏的刚铮铁骨,但你有你的美丽一一了解自我。

春天,本来压抑了一冬天的你,应该是努力生长的时候,但你知道,这个季节不属于你,只有在夏季,你才用尽力气,努力的向上。在秋季,为了来年的苏醒,你的美丽的叶片脱落了,在冬天,为了枝条的安稳,你任风吹,任雪压,为的是来年的丰收。

我们又何尝不把自己当作柳呢?

我们自大,我们虚荣,我们浮夸,我们任性,我们自私,为什么有这么多,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了解了自己,我们就会知道,我们现在没有自大的本钱,没有虚荣的目的',没有浮夸的意义,没有任性的结果,没有自私的本性。也许我们能为自己辩解:“我家有钱,我说的是事实”,事实,什么是事实,用家中的钱?是你的吗?有资格?有也应该是你的父母。

柳即使在他的夏天,也不会招摇,因为招摇就没有时间生长,我们在考得好时,总会不知所以肓目自大,都不知道自已姓什么了,开始四处招摇,这时我们应该看看我们的柳树。

柳在秋天失去了他的叶子,那是自愿的,我们也应该自愿地去失去一些什么,在这时,应该失去的是享受,失去的是安逸,也只有失去这些,我们才有可能在某天笑傲另一个阶段。

我们的冬季不是人生的冬季,而是柳的冬季的内涵——随风。我们的风是老师,风吹到哪,我们就要来走到哪里。我们不随风,但我们一定要随书,书就是雪,不要失去被风吹被雪压的机会,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来年。

柳给我的很多,身边的很多事,很多物,但我唯独对柳感触很多,不只外表,是内涵,柳也许是不完美的,但在我心中它是完美的,因为它让我感悟到:了解自我的意义。

校园的柳树作文

走进校门,一棵高大粗壮的柳树便映入我的眼帘。这棵柳树以陪伴我多年了。记

得上一年级的时候,柳树时常向我问好。六年了,柳树还是依然挺拔地伫立在那儿里,为我们遮风挡雨,绿化空气。

春天悄悄的来到,柳树抽出嫩绿的小芽,给光秃秃的柳枝增添了几分生气。使我不由得想起一首诗: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夏天的柳树枝繁叶茂,微风拂面,柳枝扬起“手”向我们打招呼,有的还请你欣赏她的舞蹈,她舒展着柔软腰枝,随风跳起舞蹈来,这不正是夏天的交响曲吗?

转眼间,秋天到了,柳树显的有些衰老,叶子渐渐地变黄,一片一片地飘落地上,叶落归根,回报大地妈妈的养育之恩。

秋去冬来,一片片柳叶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显得很空洞。这时,大雪纷纷扬扬地从空中落下来,落在柳树上,给柳树添置了一件新的舞裙,柳枝上落满了雪,洁白无暇,使人心中感到那样的亲切,舒服。

柳树啊,我喜欢你!

描写春天的作文7

蜜蜂终日在旷野中忙碌。于花朵之间飞翔或盘旋。为花卉传递杂一交的孢子,为人类酿造甘甜的蜂蜜。从不见它们作过片刻停留。它们不知疲倦的飞翔,不问收获地耕耘,弱小的身躯却每每淡出在人类温暖的视线之外。

对于蜜蜂的厌恶,由来已久。或许是源自幼儿时父母的一声吆喝,抑或是鉴于乡邻亲朋众口一词的劝戒,总之我对于这种体形弱小肩生双翼尾长毒刺的小东西充满了厌恶。

那时我在农村生活,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碰上农忙时节,父母忙得晕头转向不由气从中来,便吆喝道:“连蜜蜂都知道每天劳作,而你一个大男人却好吃懒做,真是枉生为人!”就是这样的吆喝让我记住了蜜蜂,一并扎根心底的,还有满腹的厌恶。

我一日渐厌恶起弱小的蜜蜂来。厌恶它的飞翔,厌恶它持之以恒劳作的姿态,厌恶它灵巧的双翼和辛劳的小嘴……在我看来,如果没有蜜蜂园丁似的辛劳作参照,人类可能就会过得潇洒一些。最起码,父母就不会在中年时就次第白了发须,篆刻了皱纹,变得发落齿摇丑陋不堪。我同时讨厌蜜蜂那双薄如蝉翼的翅膀,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有了蜜蜂的飞翔。而这种无法比拟的飞翔速度让我——作为一个宇宙生灵的主宰者颜面尽失威风扫地。一次次的驱赶和打压失败之后,我越发气愤难平,发誓要给那些骄傲的蜜蜂们一点颜色瞧瞧!

我常常蛰伏一在阴暗潮一湿的油菜花丛中,操持着一根竹鞭,伺机给那些毫不设防的蜜蜂们以迎头痛击。却不想蜜蜂的工作效率惊人地快捷,竹鞭还没来得及落下时它们已完成采蜜工作,加上竹鞭在下降过程中先行投下的阴影提醒越发加速了它们的飞翔。重重落下的竹鞭重重击打在迎春怒放的油菜花一瓣上,稚一嫩的油菜竿随即焉摊了下去,从此颗粒不挂。因此又招致父母的呵斥。尤其气愤的是,有那么一次,我伏击前面花丛中的蜜蜂,左臂上突然传来一阵混夹一着酸、麻、胀等感觉的刺痛。回头一看却是另外一只蜜蜂。匆匆轮起巴掌重重击打在左臂上,那只蜜蜂,可恶的蜜蜂当即就丧了命。

而我,作为胜利者的我,也并没讨到什么好去。回到家里,被刺伤处已经是红肿一片,其中还有蜜蜂不及取出的蜂针。一直打了近一个星期的点滴,那肿势才慢慢平复。“青竹蛇儿口,黄蜂尾后针”,果真是古不余欺!

对于蜜蜂的仇恨还一直延续了许多年,直到我终于走出农村的那片天空。

旬日前,母亲给我这个当医生的儿子打电话,说外甥女被成群的蜜蜂蛰伤满面浮肿,催我回去瞧瞧。猛然间,我才回想起孩提时与蜜蜂的那些过往。

事情的经过很简单,家门口的李树上结了一个蜂窝。由于母亲长期靠这个蜂窝里面的蜂蜜医治她的便秘。而同村一个新婚不久的堂兄“不行”,要不时拿少许蜂房服用,所以这个蜂窝就幸存了下来。可外甥女却不理会这些,拿了根竹竿去一捅一,招致蜜蜂的围攻。

我抵家时,蜂窝已经不复存在。只见李树根旁燃过的一堆灰烬。侄儿说这蜜蜂害人,是他用麻布袋包着淋上煤油烧死它们的。望着地上漆黑一片无法辨识的灰烬,我忽然平生第一次替蜜蜂感到了可惜。它们本来还可以在花朵间自一由飞翔、劳作,为人类酿造出更多甘甜的蜂蜜……

记得从某本书上读到过,蜜蜂是不会轻易蛰人的,因为当它施展出尾部的毒针时生命也便走向了结尾。这样想来,弱小的蜜蜂是决计不会轻易伤人的吧。而从这群蜜蜂的覆灭来看,与其说它们是死于自己的侵犯,还不如说是死于自己的反抗。

而推物及人、及己及天地万物,我便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群不识时务不知进退的蜜蜂。它们骄傲成性不懂尊卑,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灭亡。而与人世间一些明里暗里上演的倾压、打击、排挤……相比,这群蜜蜂因其存在着飞翔的能为,耕耘的意义,以及其群体毁灭性的打击,反而更能唤一起人们深沉的惋惜和同情。

《描写春天的作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